企业艰苦岗位补贴(企业艰苦岗位补贴的实施方式及效果分析)

佚名 2017-07-19 15:55:41

摘要:

企业艰苦岗位补贴是一种对于从事特定工种和工作环境的员工提供的一种经费和物质奖励的方式,旨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本文将详细介绍企业艰苦岗位补贴的实施方式及其效果分析。

一、实施方式

1、内部补贴制度建设

企业为了实施艰苦岗位补贴,必须先行建立起完整的企业内部补贴制度。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规定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时间、补贴的标准、补贴的内容等细节问题。这样一来,企业在后续的补贴工作中,才能具备可操作性。

2、对象分类界定

通过明确补贴对象,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补贴的激励作用。常见的补贴对象有技能型、部门弱项、高职称等,这些对象都是企业能够针对的发布岗位,进行盘点。通过这样的拆解,企业即可在后续的实施中精准提供对应的补贴。

3、分级分档制度

分级分档制度的设计,是企业实施艰苦岗位补贴的核心之一。企业必须在不同的工作等级,这其中要将实际操作性与工作量负载性进行科学的区分,让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辛苦劳动所获得的与之相应的回报。

二、效果分析

1、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艰苦岗位补贴,不仅对于员工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程度的增益,更是对其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励,提升员工奉献力度,同时也鼓舞勇往直前的斗志。

2、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企业艰苦岗位补贴直接反应了企业对员工的关注度和尊重度。这也会激发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将其视为家一样关爱。

3、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度

作为一种企业的内部奖励体系,企业艰苦岗位补贴也可以彰显企业的关心和爱护员工的属性,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度,同时,也会对外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三、案例分析

某电子制造企业对于生产部门中的特定岗位进行艰苦岗位补贴。通过对于工作岗位的陈述和劳动定性评价,提供不同等级的补贴标准,其中包括劳动保护、生产工艺、工作环境等诸多考核因素。该制度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电子制造效率在短时间内被直接提升。同时,员工的劳动观念、自我履约意识也得到极大的充实,企业内部工作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结论

企业艰苦岗位补贴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而企业作为企业员工的主要雇主,通过实施该制度,可以更加充实地体现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让员工有更充分的动力,迎着挑战向前行。然而,应指出的是,艰苦岗位补贴制度中另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地方,主要体现在缺乏标准一致、难以量化的缺陷。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更有效地推行该制度。

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上一篇:企业艰苦岗位津贴补贴(企业岗位津贴:激励员工绩效的利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