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青岛市出台了企业应届生补贴政策。本文将对该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并分析其意义和实际效果。
一、政策概述
1、补贴标准
青岛市企业应届生补贴标准自出台以来,已经历经多次调整,目前标准为每月2000元/人,享受12个月。其中2019年,采用区域差异化的方式,对海尔、海信等12家企业的应届生给予更高级别的补贴标准,最高享受7000元/人每月的高额补贴。同时,政策还规定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享受不同的补贴标准。
2、对象范围
青岛市企业应届生补贴政策的对象范围主要包括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缴纳社保的各类市场主体单位,以及在该单位招用并劳动合同期限内的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
3、申请条件
企业申请青岛市企业应届生补贴政策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单位须为正规注册单位,有固定办公场所和生产经营场所有关证照、手续,并缴纳相关税费。
- 雇佣对象应为半年内毕业的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应届生指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毕业生,且生源要求为本市高校或引进的外地、外籍高层次人才或高技能人才。
- 用工企业与被用工人员均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二、政策优劣分析
1、政策优势
青岛市企业应届生补贴政策作为加强应届生就业的一项举措,具有以下优势:
- 帮助企业吸引人才,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补贴政策将为企业降低招聘成本,让企业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应届生,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运营效率及竞争力。
- 保障应届生就业权,推动经济增长。补贴政策将为一大批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缓解青岛市场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由此,将有效推动经济增长,提升青岛市人才竞争力。
- 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差异化、分类别的办法,对企业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类别企业给予相对应的补贴标准,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将该政策实施效果最大化。
2、政策不足
青岛市企业应届生补贴政策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 补贴金额相对较低。每月2000元/人的补贴标准在青岛市的生活水平中相对较低,难以满足高质量的应届生的生活费用,未能充分发挥鼓励企业招聘毕业生的效果。
- 补贴标准不够清晰,执行难度较大。政策规定了不同的岗位、行业享受不同的补贴标准,执行难度相对较大,企业难以判断是否符合补贴标准。
- 政策实施缺乏监管。补贴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予以监管,确保企业招聘的毕业生符合条件,目前政策缺乏具体的监管规定。
三、政策实施情况
自青岛市企业应届生补贴政策出台以来,其实施效果较为显著:
- 补贴政策使得企业积极招聘应届生。政策实施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人才流失等原因,遭遇招聘难的企业普遍存在。但实施补贴政策后,企业积极招聘应届生,为应届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途径。
- 青岛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得到改善。补贴政策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参保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稳定用工。
- 为应届生提供了就业保障。补贴政策让更多应届生有了稳定的就业保障,有利于提高应届生的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推动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政策展望
为完善青岛市企业应届生补贴政策,后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 提高补贴标准,保障应届生的生活费用。加大政府对企业应届生招聘行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用人岗位更吸引人才。
- 加强政策宣传,让更多企业了解及运用该政策。政府部门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知晓该政策内容及申请条件,提升企业申请与使用的积极性。
- 制定及完善政策实施的配套措施。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出台多项配套措施,加强对企业的引导、支持及监管,提升政策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五、总结
青岛市企业应届生补贴政策的实施,为应届生就业保障和企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针对政策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相信在政府部门的不断优化下,该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青岛市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创造更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